李洪軍(1961-),四川廣安人,食品科學學院二級教授,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生導師、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曾任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院長,中國食品與營養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七屆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首批食品科學學術技術帶頭人、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重慶)成員、重慶市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及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評審委員會專家、國家財政部農業綜合開發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和《食品科學》等雜志編委會編委等。
從教30多年來,先后為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過的主要課程如食品科技進展、畜產品加工學、食品工業高新技術、食品科學與工進展、畜產品加工技術、肉乳工藝學、動物性食品衛生理化檢驗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導論專題等。主編和翻譯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10余種,其中《食品工廠設計》(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獲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材獎,主譯的《Food Plant Design》獲得2010年國家重大出版項目。領銜在我校建立了“重慶市特色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5)、“重慶市農產品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2006)、“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2008)。培養了109名研究生,其中碩士98名、博士11名,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一篇獲重慶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在國家“十五”至“十二五”期間,先后主持及參與科技部973項目、863課題、科技支撐項目、農業部公益專項及多項企事業單位合作項目等30余項,完成多項大宗農產品及功能性特色農產品加工技術、國家及企業標準、技術規范的制定,并提出了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在利用現代食品工程技術改造傳統食品產業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多項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中國開創了重慶火鍋主菜的安全性研究與產品開發,對我國傳統食品現代化的發展具有突出貢獻,有3項成果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三等獎。曾榮獲首屆中國肉類產業“十大杰出科技人物”、“中國調味品行業20年十大優秀科技專家學者”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