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若(1963—),男,四川廣安人,化學化工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化學化工學院院長,發光與實時分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Nature出版社旗下綜合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編委,《化學傳感器》常務副主編。

            1994年獲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分析化學專業博士學位,此后在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做博士后或訪問學者;1999年至今在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工作。

            主要從事電化學、電致化學發光生物傳感器的研究,近年來,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及在研的國家及部省級科研課題20余項,在國際重要刊物(如《Anal. Chem.》、《Chem.-Eur. J》、《Chem. Commun.》、《An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Small》、《Nanoscale》、《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Biosens. Bioelectron.》等)上發表了SCI 收錄論文430余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5.0論文180余篇,SCI收錄他引次數7600余次。研究成果獲重慶市2012年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排名第一),重慶市2013年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排名第二),入選Elsevier發布的2014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在教育教學工作方面:袁若教授領銜成功申報國家分析化學網絡精品課程,領銜成功申報分析化學重慶市高等學校市級精品課程及分析化學教學團隊為重慶市高等學校市級教學團隊;主持教育部 2013年應用化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構建“做、學、研”一體化提升化學師范生職業素養的課程體系和實踐平臺”獲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五)。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袁若教授培養2名青年教師獲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有2名青年教師破格晉升為教授,有2名青年教師晉升為教授,有2名青年教師晉升為副教授,有1名青年教師晉升為高級工程師;有2名青年教師獲全校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在學生培養方面:袁若教授培養的1名博士研究生的博士論文于2010年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指導學生作品在“挑戰別”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指導的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重要刊物(如《Chem. Commun.》、《Anal. Chem. Acta》、《Analyst》、《Anal. Biochem.》等)上發表SCI收錄論文10篇。

             

            霍邱抠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